8
聚氨酯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共聚改性:PU树脂与环氧树脂、硅、含氟化合物、酯、羧甲基纤维素、聚乙烯醇、醋酸乙烯和丁苯橡胶的共聚改性均有研究。其中环氧树脂、硅、含氟化合物和酯改性聚氨酯树脂的研究为活跃。
纳米改性: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、小尺寸效应、光学效应、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,可以使材料获得新的功能。如粒度进入纳米尺度后,材料表面活性的增多可提高其化学催化和光催化的反应能力,在紫外线和氧的作用下给予涂层自清洁能力,表面活性与成膜物质的官能团可发生次化学键结合,大大增加涂层的刚性和强度,从而改进涂层的耐划伤性。不过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主要集中在水性涂料方向,在胶粘剂方向相对较少。
共混改性:利用不同树脂之间的互补作用,也可以改善和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,水性聚氨酯可与其他水性树脂共混。如环氧树脂乳液、酯乳液、氯丁胶乳、胶乳、聚醋酸乙烯酯乳液、醛树脂等,共混后制得新的水性胶粘剂,综合性能优异。其中以聚氨酯与环氧树脂、聚氨酯与树脂共混研究为重要。
交联改性:交联是提高水性聚氨酯性能的有效方法,可提高胶膜的耐水性、耐热性和粘接强度。交联分为内交联和外交联。内交联是指在合成时引入交联剂。
一种改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:该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:使二异、聚丁二酸乙二醇酯、特定硅烷二醇和氟改性剂混合,进行反应,生成预聚体,然而与聚己内酯二元醇混合,进行二反应,生成聚氨酯;使铂离子与聚氨酯的分子链段中-NH-上的氮发生络合反应,生成改性聚氨酯,铂离子通过使纳米铂金与过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应制得,氟改性剂为八氟-1,6-己二醇和/或氟伐二醇,还可以将该改性聚氨酯制成改性聚氨酯乳液;该方法制备的改性聚氨酯能够在具备长效时兼具高光泽度、疏水性好、附着力优异等优点,并且应用于油墨后并不会引起油墨颜色的改变,也不会限制油墨本身配方原料的选择,适配性好。
以上就是关于聚氨酯改性的几种常见方法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改性方法可能会导致聚氨酯性能的变化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改性方法